找工作到最後,最難的大概就是要不要接受工作?怎麼談薪水?這類的問題了。如前幾篇所述,因為是外國人,因為不了解就業市場和市場合理薪水,所以很難判定到底是不是得到合理的合約。這些事我也還在摸索,以下提供一些經驗供參考。
參考各行業公會網站上的資訊
以電子和金屬領域為例,主要屬於 IG Metall 這個公會。其他可能的公會組織可以參考 DGB網站 ,或是詢問同領域的前輩朋友。
公會網頁上可以找到薪資和福利的各種數據,例如正職工作、實習或學徒的起始薪資?加班費怎麼算?休假日該有多少?等等。
http://www.igmetall.de/metall-und-elektro-monatsentgelte-907.htm
公會每年不定時會和資方商議,保障勞工權利,例如適度調漲工資。根據我公司裡專門處理公會相關事宜的同事的說法,法律上沒有規定一家公司是否要加入公會。但一旦加入公會,公司裡員工的薪水就必須根據公會的數據調整,所以對員工來說算是一個誘因,可以吸引人加入。
在各邦IG Metall公會的網站上,搜尋「Startpaket」,可以找到專門寫給新鮮人看的pdf檔。裡面講了各種談合約時需要注意的事情。其他公會應該也有類似的文件。
另外TUM輔導中心提供以下這些網站可以用來查查看薪資,不過我個人沒有認真使用過。
http://www.alma-mater.de/c3view.php
利用公會提供的數據談薪水
公會的數據以學歷分級,同一級別在不同邦也不一樣。以IG Metall為例,EG10(第10級)的(稅前)起始薪資在Bayern是3983歐,但在Niedersachsen是3506歐,我猜測是因為生活消費水準不同所致。從IG Metall提供的表格看來,各邦計算基本薪資和如何調漲薪資的方法也各有不同。以Niedersachsen為例,起始薪資是A,工作6-12個月必須要漲成B,但何時漲成C或是下一級別則沒有限制。
一個德國友人告訴我,最好能夠用「級別」談薪水,若能寫明在合約裡的話更好。好處是如果未來換到其他邦工作,可以直接使用級別和新公司談薪水,有合理的依據可以要求相對於當地消費水準的薪資,或甚至是調漲薪資。
就算公司沒有加入公會,也可以以公會的價碼為依據談薪水。另外通常對於同一領域、類似的工作職位,各家公司開的薪水應該不會相差太多,大概也就是市場價格了。可以參考公會的數據分別和每家公司談談,過程中感受一下公司的誠意和意願。除了最後談成的薪水數字之外,公司的態度也可以作為最後決定的因素之一。當然,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多問問前輩或朋友的意見和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