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4日

德國找工作二:資料準備

2 資料準備:英文寫作+德國格式

  • 完整的申請資料 = Cover Letter + CV + (推薦人reference) + 學歷證明(含高中以後) + 成績單(含高中以後) + 其他 (實習、工作、受訓、語言及各種證明)
  • 若無法用德文面試,請直接使用英文寫履歷,不需要特別請人翻譯。

使用德文會讓雇主認為你可以用德文面試。至於標準在哪裡?各領域不同,請自行決定。

  • 隨時調整與更新申請資料。

我自己使用了二個版本的CV,幾乎所有的面試邀請都是來自第二版。這是我自己摸索一陣子之後,針對德國需求改的,效果很明顯地好很多。希望我下面的分享能幫大家省一些摸索的時間。但建議還是要持續檢討和更新。

  • 多看、多問、多想。

沒事就多看網路上各種討論和申請範本,一開始都是東抄一點西抄一點來的。有想到什麼問題,就隨時請教Google、德國朋友、老師,或和其他外國人討論。已經在德國的人,可以到各大學的就業輔導中心詢問,非學生也可以去,只說英文也沒關係。我在TUM使用過免費一對一改資料的服務,也參加好幾次練習面試的講座,都有很大的收獲。似乎很少國際學生主動利用這些很好的資源,十分可惜。準備資料的時候,多站在雇主的角度想一想,檢視自己寫出來的東西,能不能吸引人的目光?能不能讓雇主想多了解你、邀請你來面試。

  • 一定要請人幫忙校閱

最好能找到英文(或德文)是母語或接近母語的人幫忙檢閱資料,修正語言的使用,有時候甚至需要好幾次修改。另外也可以找幾個好朋友幫忙挑錯字或打字錯誤,或是看看有沒有什麼奇怪不通順的地方。自己看同一份文件看久了,非常容易對小錯誤視而不見,但就是這些小錯誤會讓雇主有負面印象!

  • 使用pdf檔,不用word檔

避免格式跑掉或不必要的麻煩。可以全部資料放在一個pdf檔,或是cover letter+CV一個,其他的另一個,不建議更多。

最好能夠直接使用各公司的線上系統投履歷。若沒有線上系統,必須使用email的話,pdf檔以附件附上,「不要」把cover letter的內容複製到email的信件內容,太長太囉嗦了。在email內,只需要簡單提及想要申請的職位,然後請他們直接看附件的詳細內容。

慕尼黑大學語言中心,針對德國本地學生,想用英文申請,且到英語系國家工作的資源網站。這個網站的好處在於,對母語也不是英文的台灣人來說,可以用同樣的角度,學到用英文寫資料時,要注意的地方。對於想同時申請英美或其他國家工作的人,那就更適用了。但是要注意裡面的格式都是英美的格式,和德國的格式不太一樣,請小心不要誤用。另外舊版網頁有很好的免費範例可以下載,cover letter和CV各10個,非常好抄。新版的網頁我還沒有使用過。

以下另外提出我覺得值得注意的地方。常見的基本事項或範本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。

CV -- 隱惡揚善,刪去沒自信或不想被問的資料

  • 最好2頁,經歷多的也許可以3頁。
  • (德國特有條件!英美請勿使用) 必須必須必須!在右上角附上正式照片。

而且不是護照大頭照。Google “Germany business photo” 應該就可以看到很多,臉朝前方,但是身體呈現45度角的大頭照。我個人因為不想花錢拍,所以自己拍了比較自然的護照大頭照,再請朋友幫忙Photoshop修一下。但我不知道這對我的找工作結果到底有多少影響。德國人的說法是,照片可以讓雇主對人有想像,而不只是對著一堆文字。但我一直不懂為什麼不會造成潛在的岐視。

  • (德國特有條件!英美請勿使用) 個人資料除了姓名、地址、電話、email之外,還可註明生日和國籍 。

我個人沒有使用。再強調一次,以上兩項請勿在英美使用,因為要避免所有可能被說成岐視的情況。

  • 日期需包含年份和月份。德國人偏好把日期一致放在左欄的格式,不要放在每一行的最後。
  • 在education 部分,儘量放入成績(grade)。

除了真的不好看的話當然就不要放。另外因為各國成績計算方式不同,可補充說明"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an overall xxxx"以利雇主對照。

  • 除了常見欄位之外,若篇幅還夠,一開始可加上job objective和key skills,中間可加上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,最後可加上personal interests。
  • 使用簡短的句子。通篇使用同一時態,通常使用現在進行式(V-ing)或過去式(V-ed)。
  • 字型建議採用 Arial、Helvetica等沒有尾巴的字型。字體儘量不小於11。看起來要清楚、容易閱讀。可適當調整行距,適當使用深紅/深藍/深綠/深咖啡色線條。

推薦參考網站:http://rockportinstitute.com/resumes/

Cover Letter -- 非常花時間的文件

  • 最好只有1頁。
  • 最一開始註明:申請人資料 (姓名地址電話email) 、收件聯絡人(姓名+職稱) + 公司資料(公司名+地址即可)、申請職位名稱、職缺編號。

如果廣告上沒有負責人的職稱,可以在Google找看看,真的找不到也沒關係。有時候沒有特定指明聯絡人的話,就不用寫。如果能知道聯絡人最好,不知道的話開頭可以寫 "Dear Sir, ....."。

  • 因篇幅非常有限,每一句話都要有存在的意義。試著去想每句話是為了什麼而寫。

前中段針對職缺廣告寫自己的經歷和能力,最好能把廣告上要求的必要能力都提到一遍。但儘量不直接寫「我有…能力」,而是「我做過…,所以我獲得…能力。我做過…,可證明我有…的能力。」

後段寫自己的計畫和目標。為什麼這個工作符合你的職涯規劃?你可以藉此獲得什麼?

  • 在適當的地方重覆提及公司名稱和職缺,會讓雇主覺得有針對性,而不只是同一封寄多個公司。尤其是結尾可以再提一次。
  • 可以提到正在學德文、有留在德國持續工作幾年的打算。讓公司感覺這是你的計畫和目標,不只是隨手試試看。
  • 寫完後可以等幾天或一星期後重看檢查再寄出,尤其是重要的職缺。

推薦人Reference

如果有推薦人的話,可以在CV最後寫一行"Reference available upon request"。通常不需要直接給推薦人資料,可以等到對方有要求再給。若推薦人很厲害的話,當然也可以直接附上。若是由線上系統申請,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直接上傳。

學歷證明、成績單

  • 台灣的高中學位可用"High School Diploma"表示。

回高中母校可以申請英文成績單,有的話儘量附上。大學應該都有。

各種證明

  • 基本上在CV裡提到的各種經歷,最好都附有證明。
  • 在德國念書期間若有實習經驗,結束後記得跟公司或主管要證明(Zeugnis),有的會美言幾句,很有幫助。

在台灣的各種實習或工作經驗,最好也能有英文證明。 我被要求過提供之前在台灣全職工作的就職證明或推薦信,但是前老闆完全不理睬我,害我要特別解釋職場文化不一樣,我很難拿到前主管的證明或推薦信。建議離職時可以一併申請起來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