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30日

機運

前幾天去了公司內部女性社團(women networking)辦的小演講,主講人是兩位在科技部門的女性VP (Vice President,大概可以翻成副理吧,向上報告給首席技術長CTO,CTO往上就是執行長CEO)。演講形式比較像是小型討論會,大家聊聊在職涯發展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,談了幾個主題包含:如何理解包容自己的不完美,從失敗中學習和繼續前進,建立能夠信賴的人際支持網,在不同情況下的自我省思和抉擇、無論如何要維持自己的真誠本色(autenticity)等等。

我問了一個問題:我們常聽到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,但另一方面我們是否需要很努力地去追求認同和職涯發展機會?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們的經驗?

回答:我們的經驗是你絕對不能只是等待,想要有發展一定需要主動性的追求。但通常你會需要從堅持(persistence)和耐心(patience)中找一個平衡,有時候需要有耐心再等待一下,有時候你會需要改變,但這就看當下的情況了。

問完問題後自己才開始懷疑,英文世界裡也有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這種概念嗎?該不會我其實問了一個很蠢很奇怪的問題?

"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." ,好險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有說過類似的話。

再看了幾篇網路文章[1],發現概念和中文的意思差不多,大致上就是你要努力、增加自己的實力,機會來的時候才有能力去抓住機會。不過通常你不會知道機會什麼時候要來,甚至在那個當下你根本無法辨認出什麼是機會。

*

這幾年工作下來,越來越覺得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這個概念很空泛,甚至讓人越想越洩氣。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各種例子,在最後那個關鍵點你絕對需要「機運」來達成點什麼。不論你多麼努力不懈、多麼認真經營人脈、多麼跨出舒適圈挑戰自己,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機會或僅僅就是沒有運氣,似乎就會功虧一簣。

認真想想,我們在等待「機會」來的心態,好像其實是在等待機會帶來的「改變」。

所以我目前的解法是,如果覺得自己卡住了,就主動地在工作或生活中稍微改變點什麼。例如訂個新的生活規律、參加一個沒去過的聚會,工作上改變某個心態、忽視某個會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人事物等等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好,主要是讓自己感受到我有主動.選擇的能力(和責任)。

演講人其中一個VP在公司從財務轉到營運再轉到現在的科技部門,她說她剛到營運部門的前六個月感到非常辛苦和不適應,認為自己選擇錯誤幾乎要放棄了。但最後她認知到,前幾年在財務部門為她帶來成功的方式,無法應用到營運部門上,她必須要改變,找出新的生存和成功方法。

回頭看這幾年經歷和發生的事,好像也是慢慢地累積些小改變,在某個時刻所謂的機運就無法預測也不可控制地發生了。

[1] https://www.forbes.com/2010/05/21/life-luck-work-success-opinions-book-excerpts-peter-buffett.html#54610d9463ca

https://dancingthroughtherain.com/chance-favors-the-prepared-mind/

http://thecomonline.net/chance-favors-the-prepared-mind/